𤴪
疒部7画半包围结构U+24D2A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𤴪
◎同“㽱”。
越南字释义
𤴪
◎读音ghẻ 疥疮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义《龍龕》:同「𤴮」。
注解
〔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午集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𤴪〕字拼音是ji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几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古巧切頁碼第245頁,第24字續丁孫
㽱
異體𤴮、𤴪、㽲
腹中急也。从𤕫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姑咬反頁碼第629頁,第5行,第1字述
腹中急痛也。從疒丩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人多言腹中絞結痛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古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391頁,第7字許惟賢第609頁,第7字
腹中急痛也。
段注痛字依小徐及《廣韵》補。今吳俗語云:絞腸刮肚痛。其字當作㽱也。古音讀如糾。《釋詁》云:咎,病也。咎葢㽱之古文叚借字。
从𤕫。丩聲。
段注古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