蛚
虫部12画左右结构U+86D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良薛切;《韻會》:力薛切,𡘋音列 —— 蜻蛚,蟋蟀。《酉陽雜俎》:蛚屬郤行。詳蟀字註。
义《直音》作𧊿。
注解
〔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蛚〕字拼音是l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列。
〔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è] ⑴ 〔蜻( jīng )~〕见“蜻2”。⑵ 〔~蚗( quē )〕闪电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良薛切頁碼第444頁,第2字續丁孫
𧌵
異體𧍼、蛚
蜻蛚也。从虫𠜊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良薛切頁碼第1048頁,第5行,第1字述
蜻蛚也。從虫列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良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7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62頁,第8字
蜻蛚也。
段注按楊雄,李巡,陸璣,郭樸,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皆云:蟋蟀一名蜻𧊿。但許書不與上文𧍓篆爲伍。葢不以爲一物與。鄭注《考工記》曰:以注鳴者,精列屬。
从虫。列聲。
段注良薛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