係
意思解释
係系
xì基本解释
①拴結;捆綁。通“繫”。
②關聯。干~。
③是。確~實情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動
1.束縛;捆綁。
係,繫也。 係,連也。 係,繫也,相聯繫也。 係曰。 係隆我漢。 係,繫束也。 係妻孥。 係馬舌。 係累其子弟。 百越之君,俯首係頸,委命下吏。
係累(束縛);係鎖(用鎖索捆綁);係頸(把繩套在頸上,表示伏罪投降)
tie; fasten;
2.繼續;接續。
汎海而至,風波艱阻,沈溺相係。 鄧、 唐、 蔡、 陳,馳捷係踵。
係進(接續進發);係道(相繼於道,絡繹不絕)
carry on; continue;
3.維繫;關聯。
某命係於將軍,惟將軍憐之。
係屬(聯繫,關聯);係心(猶歸心;掛心)
maintain; relate to; miss;
4.是 。
純係虛構;係是(是,乃是)
be;
5.另見 jì。
国语辞典解释
係系
xì详细解释
动
1.捆绑。
《国语 · 越语》:“将焚宗庙,系妻孥。”《文选 · 贾谊 · 过秦论》:“百越之君俛手系颈。”
2.关连、牵涉。
唐 · 李商隐《韩碑》诗:“古者世称大手笔,此事不系于职司。”
此事关系众人的前途,务必谨慎处理才是!。
3.是。
《喻世明言 · 卷二六 · 沈小官一鸟害七命》:“这畜生只除天上有,果系世间无。”
确系、实系。
名
◎系物的绳子。
《乐府诗集 · 卷二八 · 相和歌辞三 · 古辞 · 陌上桑》:“青丝为笼系,桂枝为笼钩。”
外语翻译
- bind, tie up; involve, relation
- System, Fakultät, Abteilung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同「繫」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係,繼也。【疏】係者,繫屬之繼。《易・隨卦》:係小子,失丈夫。
义又,《左傳・僖二十五年》:秦人過析,隈入而係輿人,以圍商密,昏而傅焉。【註】係,縛也。又,〈襄十八年〉:獻子以朱絲係玉二瑴。
义又,與曳同。《莊子・山木篇》:正緳係履而見魏王。
注解
〔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係〕字拼音是x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系。
〔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ì] ⑴ 拴結;捆綁⑵ 關聯⑶ 是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胡計切頁碼第264頁,第31字續丁孫
係
絜束也。从人从系,系亦聲。
附注于省吾《甲骨文字釋林》:「許氏既誤以从糸為从系,又誤以會意為形聲。至于訓係為絜束,乃引申義,并非本義。甲骨文『係』字象用繩索以縛係人的頸部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己惠反頁碼第680頁,第7行,第1字述
絜束也。從人系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胡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23頁,第4字許惟賢第669頁,第3字
絜束也。
段注絜者,麻一耑也。絜束者,圍而束之。《左傳》。係輿人。又以朱絲係玉二瑴。束之義也。束之則縷與物相連。故凡相聯屬謂之係。《周易》係遯,係丈夫,係小子。《釋詁》曰:係,繼也。
从人。系聲。
段注胡計切。十五部。按俗通用繫。許謂繫𦃇。卽牽離惡絮之名。𦒱諸古經。若《周禮》司門,校人字皆作𣪠。《周易・𣪠辭》,據《釋文》本作𣪠。《漢書・景帝紀》亦用𣪠。葢古假𣪠爲係。後人盡改爲繫耳。
字形解说
殷商甲骨文有像人首繫枷鎖形。學界有隸作係。甲骨文另有像人身繫繩索形,有綑綁義,一般隸作弔,亦有視為係字。殷金文亦有像人項具絲索形,亦有隸作係。以上諸字形與係意均有一定關係,但明確作為從人、系聲的結構,要到戰國楚竹簡文字,是目前所見係字最早所出。篆文字形則承楚簡而來。《說文》:「係,絜束也。从人、糸聲。」段注:「絜束者,圍而束之。束之則縷與物相連,故凡相聯屬謂之係。〈釋詁〉曰:係,繼也。俗通用繫。」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。規範字省作「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