鰒
魚部20画左右结构U+9C12
外语翻译
- abalone
- ormeau géant (Haliotis gigantea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房六切,音伏。《說文》:海魚名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啗鰒魚。【註】師古曰:海魚也。《後漢・伏隆傳》:詣闕上言,獻鰒魚。【註】鰒似蛤,偏著石。《廣志》:鰒無鱗有殼,一面附石,細孔雜雜,或七或九。
又,《廣韻》:蒲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弼角切,𡘋音雹 —— 義同。一說石決明,藥,旁有七空者良。
又,《集韻》:步木切,音僕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鰒〕字拼音是f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复。
〔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ù] ⑴ 见“鳆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蒲角切頁碼第388頁,第29字續丁孫
𩺽
異體鰒
海魚名。从𤋳𡕨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別卓反頁碼第941頁,第5行,第1字述
海魚也。從魚复聲。
鍇注臣鍇按:即石決明也,褚彥回食而不賣者,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蒲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317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08頁,第5字
海魚也。
段注郭注《三倉》曰:鰒似蛤。一偏著石。《廣志》曰:鰒無鱗有𣪊。一面附石。細孔襍襍。或七或九。《本艸》曰:石決明,一名鰒魚。李時珍云:與石決明同類殊種。
从魚。𡕨聲。
段注蒲角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