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螣的意思解释

虫部16画左右结构U+87A3

虫部

16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EUDJ 86,EUGJ 98

BFQI

QUI

79236

U+87A3

3511431134251214 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téng ㄊㄥˊ 〔~蛇〕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。亦作“腾蛇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螣蛇”条。

详细解释

一种专食苗叶的小青虫。

元 · 元好问《雁门道中书所见》诗:“食禾有百螣,择肉非一虎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吃小苗或嫩叶的害虫;泛指各种咬食农作物的害虫。

去其螟螣(《诗经‧小雅‧大田》)、食禾有百螣(元‧元好问《雁门道中书所见诗》)。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螣蛇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ythological wingless dragon of
  • Gemeiner Flugdrache
  • dragon vola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徒登切,音騰。說文》:神蛇也。爾雅・釋魚》:螣,螣蛇。【疏】蛇似龍者也,名螣;一名螣蛇,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。荀子・勸學篇》:螣蛇無足而飛。

又,《正韻》:呈稔切,音朕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唐韻》:徒得切,音特。詩・小雅》:去其螟螣。【傳】食葉曰螣。【陸璣疏】螣,蝗也。許愼云:吏乞貸則生螣。

又,《唐韻古音》:音代 —— 義同。

亦作𧈩,《說文》作𧎢

注解

〔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螣〕字拼音是té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𰮤、虫、;、月、䖭

〔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éng] ⑴ téng ㄊㄥˊ 〔~蛇〕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。亦作“腾蛇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登切頁碼441頁,第3

𧔶

異體𧑥𦢅、螣

𧔶神蛇也。从虫𦩎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徒登切頁碼1043頁,第2行,第2

𧔶神蛇也。從虫朕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登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652頁,第1許惟賢1153頁,第4

𧔶神它也。

段注《荀卿》曰:螣蛇無足而飛。《毛詩》叚借爲𧎢字。

从虫。朕聲。

段注徒登切。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