濂
意思解释
外语翻译
- a waterfall; a river in Hunan
- (nom d'une rivière dans le Hunan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勒兼切;《韻會》:離鹽切;《正韻》:力鹽切,𡘋音廉 —— 與溓同。一曰薄也。
义又,溪名。《廣輿記》:在永州府道州。
又,《集韻》:燮玷切,音帴 —— 濂洓,輕薄貌。
注解
〔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濂〕字拼音是l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廉,五行属水。
〔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án] ⑴ 〔~江〕水名,在中国江西省。⑵ 〔~溪〕水名,在中国湖南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力鹽切頁碼第372頁,第17字續丁孫
溓
薄水也。一曰中絕小水。从水𥡝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連鹽反頁碼第911頁,第5行,第2字述
薄水也。或曰中絕小水。從水兼聲。
鍇注臣鍇按:潘岳《寡婦賦》曰:「霤淋淋而夜下兮,水溓溓而微凝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力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33頁,第4字許惟賢第972頁,第2字
溓溓,薄仌也。
段注溓溓二字依《文選注》補。潘岳寡婦賦曰:水溓溓以微凝。按《食部》䭑下云:讀若風溓溓。葢當云讀若風溓之溓。風溓,謂風之蹙凌也。
或曰中絕小水。
段注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作大水中絕小水出也。當是古人所見完本。後奪誤爲四字耳。謂大水中絕小水之流而出也。八字一句。《公羊傳》曰:周公盛。魯公燾。羣公溓。何曰:盛者,新穀。燾者,冒也。故上以新也。溓者,連新於陳上財令半相連耳。此溓引伸之義也。《公羊》疏。本作溓。今本《公羊》作廩。誤。鄭注《周易》引羣公溓,見詩《采薇・正義》。
又曰淹也。
段注晁以道云:唐本有此四字。楊上善注《素問》云:溓,水靜也。於此義相近。淹篆下無此義。於此補見。
从水。兼聲。
段注力鹽切。七部。按宋晁以道所據唐本力簟反。楊上善《素問》注廉檢反。李善《文選注》力檢反。
或从廉。
段注晁以道云:唐本有。見《樓攻媿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