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堯的意思解释

土部12画上下结构U+582F

土部

12画

9画

上下结构

FFFQ

GGGU

BBBG

40212

U+582F

121121121135 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提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撇、竖弯钩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áo

基本解释

至高貌。《説文•垚部》:“堯,高也。从垚在兀上,高遠也。”

孤高貌。《釋名•釋山》:“山多小石曰磝。磝,堯也,每石堯堯獨處而出見也。”

古帝陶唐氏之號。《書•堯典》:“曰若稽古帝堯,曰放勳。”

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四》:“堯氏,帝堯之後也,支孫以為氏,望出河間上黨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(會意。从垚( yáo ),从兀。「垚」是土高,兀( wù )高聳突出,所以「堯」表示高。本義:高) 同本義 堯,高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曰若稽古帝堯。——《書·堯典》。馬注:「翼善傳聖曰堯。」 堯亦美諡也。——《論衡·須頌》 堯猶蕘蕘也,至高之貌。——《白虎通·號》 堯者,高也,饒也。——《風俗通·皇霸》

high;

名词

1.中國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號。生於伊,嗣後耆,故稱伊耆氏;初封陶,後徙唐,又稱「伊唐氏」。

長此戴天。 杜審言《蓬萊三殿傳宴》運生世治,劫生世危,、 舜、 禹、 湯…皆應運而生者。 《紅樓夢》

堯(草名,相傳當初生於堯的廚房,能自己搖動生風,防止食物變質);堯天(比喻太平盛世);堯封(疆域。傳說堯舜時劃定我國疆土爲十二州,故稱)

Yao;

2.姓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yáo

详细解释

高。

《说文解字 · 垚部》:“尧,高也。”《墨子 · 亲士》:“王德不尧尧者,乃千人之长也。”

1.古帝陶唐氏的号。相传为帝喾次子,初封于陶,又封于唐,在位百年,有德政,后传位于舜。

2.姓。如明代有尧世美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yáo

详细解释

1.五帝之一,相传为帝喾次子,有德政,后传位于舜。号陶唐氏,史称唐尧。

2.《书》高。

王德不尧尧者,乃千人之长也(《墨子‧亲士》)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 legendary ancient emperor-sage
  • Yao (Eig, Fam)​, Yáo, Vierter der Fünf Kaiser ( 五帝 , Wǔ dì - mythische Modell-Herrscher, die das Land vor Beginn der Dynastien beherrscht haben sollen. (Eig, Pers, ca. 2333 - ca. 2234 v.Chr.)
  • haut, émin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古文: 𡋰

廣韻》:五聊切;《集韻》:倪幺切,𡘋音僥。說文》:高也。从垚,在兀上。高遠也。白虎通》:堯猶嶢也。嶢嶢,至高貌。古唐帝。書・堯典》:曰若稽古帝堯。

又,姓。魏堯暄,上黨人,以武功著。

又,《諡法》:翼善傳聖,善行德義,皆曰堯。

又,人名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帝擢趙堯爲御史大夫,曰無以易堯。宋史》:陳堯叟,堯咨,堯佐,兄弟皆有聲,世謂陳氏三堯。

又,山名。山海經》:美山東北百里曰大堯山,今直隸眞定唐山,縣亦名堯山以堯始封得名。

或作㚁,本作垚,小篆加兀作堯。兀,會高意。一曰从三土積累而上,象高形。

注解

〔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堯〕字拼音是y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垚、兀

〔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áo] ⑴ 至高貌。《説文•垚部》:“堯,高也。从垚在兀上,高遠也。”⑵ 孤高貌。《釋名•釋山》:“山多小石曰磝。磝,堯也,每石堯堯獨處而出見也。”⑶ 古帝陶唐氏之號。《書•堯典》:“曰若稽古帝堯,曰放勳。”⑷ 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四》:“堯氏,帝堯之後也,支孫以為氏,望出河間上黨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吾聊切頁碼457頁,第11

堯高也。从垚在兀上,高遠也。

𡋰

𡋰古文堯。

附注王筠句讀:「垚、兀皆訓高,堯合為一,則彌高矣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从土(或二土、三土)在卩上,會『高』之意。」

蔣注《竹書紀年》卷上:「帝堯,陶唐氏。」梁沈約注:「母曰慶都,生於斗維之野,常有黃雲覆其上,及長,觀于三河,常有龍隨之,一旦龍負圖而至,其文要曰:亦受天祐,眉八彩,鬚髮長七尺二寸,面銳上豐下,足履翼宿。既而陰風四合,赤龍感之,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,其狀如圖。及長,身長十尺,有聖德,封於唐,夢攀天而上。高辛氏衰,天下歸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研梟反頁碼1074頁,第5行,第1

𡋰高也。從壵在兀上,高逺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帝堯。堯,德高逺之意也。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74頁,第5行,第2

古文堯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𦕼古音第二部頁碼2773頁,第3許惟賢1205頁,第5

𡋰高也。

段注堯本謂高。陶唐氏以爲號。《白虎通》曰:堯猶嶢嶢。嶢嶢,至高之皃。按焦嶢,山高皃。見《山部》。堯之言至高也。舜,《山海經》作俊。俊之言至大也。皆生時臣民所偁之號。非謚也。

从垚在兀上。高遠也。

段注會意。兀者,高而上平也。高而上平之上又增益之以垚。是其高且遠可知也。𦕼。二部。

古文堯。

段注此从二土,而二人在其下。小徐本,《汗𥳑》、《古文四聲韵》尙不誤。汲古閣乃大誤。

白话解释

尧,居于高处。字形采用“垚、兀”会义,表示“垚”在“兀”之上,高远之境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尧”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