蝽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尺尹切;《正韻》:尺允切,𡘋音蠢 —— 踳駮,相乖舛。《孝經・序》:踳駮尤甚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謀踳駮於王義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踳駮,色雜不同。
又,《集韻》:尺兗切 —— 與舛同。詳舛字註。
注解
〔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踳〕字拼音是chu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春,五行属金。
〔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uǎn] ⑴ 古同“舛”,乖违;相背:“趋行~驰不归善者,不为君子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尺尹切頁碼第448頁,第16字續丁孫
𧅪
異體蠢
蟲動也。从䖵萅聲。
𢧬
異體𢧸、𢧨
古文蠢从𢦔。《周書》曰:「我有𢧨于西。」
附注段玉裁注:「形聲中有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尺尹切頁碼第1054頁,第6行,第4字述
蟲動也。從䖵春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54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蠢從𢦔。《周書》曰:「我有𢧨于西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尺尹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701頁,第5字許惟賢第1175頁,第12字
蟲動也。
段注此與蝡義同。以轉注之《法言》之。可云蝡也。引申爲凡動之偁。詩。蠢爾荆蠻。《毛傳》曰:蠢,動也。鄉飮酒義曰:東方者春。春之爲言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注云:蠢,動生之皃。亦叚春爲之。《考工記》。張皮矦而棲鵠,則春以功。注云:春讀爲蠢。作也。出也。蠢與《心部》惷訓亂義異。
从䖵。萅聲。
段注形聲中有會意。尺尹切。十三部。
古文蠢。从𢦏。
段注𢦏之言才也始也。
《周書》曰:我有𢧸于西。
段注《大誥》曰:有大艱于西土。西土人亦不靜。越茲蠢。𢧸爲壁中古文眞本。其辭不同者,葢許櫽桰其辭如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