詇
言部12画左右结构U+8A4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亮切,央去聲。《說文》:早知也。《廣韻》:智也。
又,《唐韻》:於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倚兩切,𡘋央上聲。又,《玉篇》:於竟切;《唐韻》:於敬切;《集韻》:於慶切,𡘋音映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又,《博雅》:問也。《類篇》:吿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於浪切,音盎 —— 聲也。與𠹃同,或作𧪪。
注解
〔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詇〕字拼音是y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央。
〔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àng] ⑴ 早知。⑵ 问。⑶ 求告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於亮切頁碼第69頁,第27字續丁孫
詇
早知也。从言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隱餉反頁碼第196頁,第1行,第2字述
早知也。從言央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於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362頁,第1字許惟賢第162頁,第9字
早知也。从言。央聲。
段注於亮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