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噆的意思解释

口部15画左右结构U+5646

口部

15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KAQJ

RMUA

JHRK

61061

U+5646

251153515352511 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撇、竖提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撇、竖弯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ǎn

基本解释

叮咬:“蚊虻~肤,则通昔不寐矣。”

口衔:“食荐梅,~味含甘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zǎn

详细解释

1.衔、含。

《淮南子 · 览冥》:“榛薄,食荐梅,噆味含甘。”

2.叮、咬。

《庄子 · 天运》:“蚊虻噆肤,则通昔不寐矣。”唐 · 元稹《蚁子》诗三首之二:“攻穿漏江海,噆食困蛟鲸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ǎn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(蚊虫)叮咬。

蚊虻噆肤(《庄子‧天运》)。

2.《书》(口中)含著。

食荐梅,噆味含甘(汉‧刘安《淮南子‧览冥》)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七感切,音慘。說文》:嗛也。玉篇》:銜也。莊子・天運篇》:蚊虻噆膚,則通昔不寐矣。淮南子・覽冥訓》:噆味含甘。

又,《集韻》:子感切,音昝。又,《唐韻》:子荅切;《集韻》作荅切,𡘋音帀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一曰齧脣。

注解

〔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噆〕字拼音是z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朁

〔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ǎn] ⑴ 叮咬:“蚊虻~肤,则通昔不寐矣。”⑵ 口衔:“食荐梅,~味含甘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子荅切頁碼44頁,第19

異體𡄋𠾱

噆嗛也。从口󵦣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作雜反頁碼133頁,第7行,第1

噆從也。從口,潛省聲。

鍇注臣鍇按:文子曰:「蚉䖟噆膚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子荅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41頁,第1許惟賢107頁,第3

噆嗛也。

段注玄應引作銜也。嗛銜音義同。

从口。󵦣聲。

段注子荅切。七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