柶
木部9画左右结构U+67F6
国语辞典解释
柶
sì详细解释
名
◎一种祭祀用的礼器,以兽角制成,形状如匙,用来舀取食物。
《广韵 · 去声 · 至韵》:“柶,角匕,大丧用之。”《仪礼 · 士冠礼》:“有篚、实勺、觯、角柶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柶,状如匕,以角为之者,欲滑也。”
外语翻译
- ladle
- in der Löffelchenstellung, Löffel (S)
- cuillère, louch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息利切;《正韻》:息漬切,𡘋音四。《說文》:匕也。《禮・聘禮》:宰夫實觶于醴,加柶于觶。《周禮・漿人》〔註〕:飮醴用柶者。糟也;不用柶者,漿也。
义又,角柶,喪禮所用。《禮・喪大記》〔註〕:以角爲之,長六寸,兩頭屈曲。
考證
《禮・聘禮》宰夫實觶于醴。
謹照原文于改以。
注解
〔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柶〕字拼音是s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四。
〔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ì] ⑴ 古代舀取食物的礼器,像勺子,多用角做成:“有筐、实勺、觯、角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息利切頁碼第189頁,第23字續丁孫
柶
《禮》有柶。柶,匕也。从木四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素次反頁碼第478頁,第4行,第1字述
《禮》有柶。柶,匕也。從木四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禮》:柶,所以楔齒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息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39頁,第2字許惟賢第458頁,第1字
禮有柶。
段注凡言禮者,謂《禮經》十七篇也。《禮經》多言柶。《士冠禮》注曰:柶狀如匕。以角爲之者欲滑也。
柶,匕也。
段注鄭云如匕。許云匕也。小異。葢常用器曰匕。《禮器》曰柶。匕下曰:一名柶。
從木。四聲。
段注息利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