藗
艹部17画上下结构U+85D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桑谷切;《韻會》:蘇木切,𡘋音速。《說文》:牡茅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藗,牡茅。【註】白茅屬。
义通作蔌。
注解
〔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藗〕字拼音是s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遬。
〔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ù] ⑴ 古书上说的白茅一类的植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桑谷切頁碼第22頁,第12字續丁孫
藗
牡茅也。从艸遬聲。遬,籀文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孫卜反頁碼第83頁,第3行,第2字述
牡茅也。從艸遫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曰:「白茅屬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桑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31頁,第1字許惟賢第56頁,第9字
牡茅也。
段注見《釋艸》。此當與菅茅二篆類廁而不爾者,葢其種類殊也。
从艸。遬聲。
段注桑谷切。三部。
遬籒文速。
段注凡速聲字皆從速。則牡茅字作䔎可矣。而小篆偶從遬。與他速聲字不畫一。故箸之。序曰:小篆取史籒大篆或頗省改。藗者,大篆文應省改而不省改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