噪
意思解释
噪
zào基本解释
①许多鸟或虫子乱叫。鹊~。蝉~。归鸟晚~。
②声音杂乱。~声。~音。~聒。
③许多人大喊大叫,喧哗,鼓动。~嚷。~聚。声名大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
2.同本义。
噪呤(鸣叫);噪天(鸟名。即云雀)
chirping of birds, insects,etc.;
3.大声喧嚷。
以毁谤言之,贞良见妒,高奇见噪。
噪逐(叫骂驱逐);噪儿巴喝(方言。哇啦哇啦乱嚷);噪呼(喧哗叫嚷);噪喧(喧闹);噪刺刺(沸沸扬扬);噪嘴(多嘴);噪噪(乱嚷嚷;议论纷纷);噪噪切切(弦乐器大弦和小弦发出不同的声音)
make an uproar; clamour;
外语翻译
- be noisy; chirp loudly
- zirpen, zwitscher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蘇到切;《集韻》:先到切,𡘋音燥。《玉篇》:呼噪也。《拾遺記》:魯僖公有白𪃋遶煙而噪。《玉篇》同「𠹏」,《廣韻》同「譟」,《集韻》本作喿。
考證
《拾遺記》魯僖公有白𪃋遶煙而噪。
謹照原文白𪃋改鵶。
注解
〔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噪〕字拼音是z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喿,五行属金。
〔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ào] ⑴ 许多鸟或虫子乱叫⑵ 声音杂乱⑶ 许多人大喊大叫,喧哗,鼓动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蘇到切頁碼第74頁,第21字續丁孫
譟
擾也。从言喿聲。
附注按: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二十引作「擾耳也」,卷二十二引作「擾耳孔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斯奧反頁碼第204頁,第4行,第1字述
擾也。從言喿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前史云『師皷譟』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穌到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393頁,第4字許惟賢第177頁,第8字
擾也。
段注《手部》曰:擾,煩也。
从言。喿聲。
段注穌到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