膌
月部14画左右结构U+818C
外语翻译
- to become emaciate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資昔切,音積。《說文》:瘦也。从肉,脊意兼聲 —— 今通作瘠。《玉篇》:臞也。《管子・問篇》:時𥳑稽帥馬牛之肥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秦昔切,音籍。《廣韻》:膌腹。《五音集韻》:死骨也。
义《類篇》亦作脨。
注解
〔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膌〕字拼音是j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脊。
〔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í] ⑴ 同“瘠”。瘦。《集韻•㫺韻》:“膌,瘦也。或作瘠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資昔切頁碼第131頁,第9字續丁孫
𦢕
異體膌
瘦也。从𠕎𦟝聲。
㾊
古文膌从𤕫从朿,朿亦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膌亦作瘠……朿,木芒也。木芒是老瘠之狀,故从朿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疾辟反頁碼第338頁,第7行,第1字述
瘦也。從肉脊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38頁,第7行,第2字述
古文膌從疒、朿,朿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資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683頁,第3字許惟賢第304頁,第10字
𤸃也。
段注《𤕫部》曰:𤸃,臞也。許欲令其義錯見也。膌亦作瘠。𤸃亦作膄。凡人少肉則脊呂歷歷然。故其字從脊。《大雅》。串夷載路。箋云:路,瘠也。天意去殷之惡。就周之德。文王則侵伐混夷以瘠之。此讀路爲露也。瘠者露骨。
从肉。𦟝聲。
段注資昔切。十六部。
古文膌。从𤕫朿。
段注朿,木芒也。木芒是老瘠之狀。故從朿。呂覽曰:凡耕之大方。棘者欲肥。肥者欲棘。高云:棘,羸瘠也。詩。棘人之欒欒。言羸瘠也。土亦有瘠土。按棘從竝朿。故高云爾。
朿亦聲。
段注朿聲與脊聲同十六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