瞗
目部16画左右结构U+779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都僚切;《集韻》:丁聊切,𡘋音雕。《說文》:目熟視也。
又,《集韻》:當侯切,音兜 —— 瞗瞗㊟〔瞗瞗,《集韻》作「𩿊瞗」。參上海古籍出版社《集韻》頁271,行7〕,鳥名,人面鳥啄,有翼不能飛。
注解
〔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iāo、d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鳥。
〔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iāo] ⑴ 仔细看。㈡ [dōu] ⑴ 〔鴅( huān )~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鸟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都僚切頁碼第106頁,第5字續丁孫
瞗
目孰視也。从目鳥聲。讀若雕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覩挑反頁碼第278頁,第5行,第1字述
目熟視也。從目鳥聲。讀若雕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都僚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529頁,第5字許惟賢第237頁,第9字
目孰視也。
段注孰熟正俗字。
从目。鳥聲。讀若雕。
段注都僚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