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
意思解释
促
cù基本解释
①近,时间紧迫。~膝。~席(坐近)。急~。短~。仓~。
②催,推动。~使。~进。敦~。督~。催~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人,足声。本义:紧迫。又指急促,赶快。
2.同本义。
促,速也。 促,速也。 长来觉日月益促。
促柱(急切的絃音);促装(急忙整治行装);促速(急速);促病(急病)
pressing; hurried; urgent;
3.小,狭窄 。
促中(心胸褊狭,气量狭窄);促狭(气量狭窄,性情急躁);促鳞(小鱼)
small; narrow-minded;
4.短。时间、距离拉得不长的。
可命促而意长。
促节(乐曲快板短促);促死(立刻死去);促生(短促的生命);促促(短短的)
short;
动词
1.使加快,催。
公屡促之,必如约。
月色促归人。
urge; hurry;
2.靠近,靠拢。
合樽促席。
促席(坐席很挨近);促眉(蹙眉,皱眉);促边(紧靠边沿)
near; be close to;
3.缩减 。
促寿(短命);促轸(调整弦纽)
shorten;
国语辞典解释
促
cù详细解释
副
◎急迫、紧迫。
《新唐书 · 卷九七 · 魏征传》:“密得宝藏书,辄称善,既闻征所为,促召之。”《聊斋志异 · 卷一〇 · 素秋》:“骇异闻,素秋促入,惨然曰:‘兄弟何以隔阂?’”
形
◎短。
晋 · 无名氏《同生曲》二首之一:“人生不满百,常抱千岁忧。早知人命促,秉烛夜行游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夏商周汉封建而延,秦郡邑而促。”
动
1.靠近。
《文选 · 左思 · 蜀都赋》:“合樽促席,引满相罚。”
促膝长谈。
2.催迫。
唐 · 李白《鲁郡尧祠送吴王之琅琊》诗:“日色促归人,连歌倒芳樽。”
督促、敦促。
外语翻译
- urge, press, hurry; close
- beeilen, eilen , begünstigen, voranbringen , eilen , nahe, näher rücken , rasen, drängen , drängen, fördern, antreiben (V), kurz, eilig, dringend (Adj), nahe, dicht ( 靠近 ) (Adj)
- urgent, à la hâte, exhorter, inciter, fermé, intim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七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趨玉切,𡘋音趗 —— 迫也、近也、密也。
义又,局促,小貌。李白詩:嗷嗷空城雀,身計何戚促。
义又,刺促。《晉書・潘岳傳》:閣道謠曰:和嶠刺促不得休。【註】受役於世也。
义又,與趣同。
注解
〔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促〕字拼音是c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足,五行属金。
〔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足声。本义是紧迫。又指急促,赶快。
〔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ù] ⑴ 近,时间紧迫⑵ 催,推动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七玉切頁碼第264頁,第29字續丁孫
促
迫也。从人足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趨欲反頁碼第680頁,第6行,第1字述
迫也。從人足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七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523頁,第2字許惟賢第669頁,第1字
迫也。
段注與𧼈音義皆略同。
从人。足聲。
段注七玉切。三部。《玉篇》促催二文相屬。
白话解释
促,迫使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足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足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所感受;從足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下端「
」變作
。楷書承自隸書,右體下端「
」變作
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