埶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art
- compétences, ar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魚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倪制切,𡘋同「藝」。《說文》:種也。
义又,六埶,才埶,𡘋詳藝字註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始制切,音世 —— 與勢同。《禮・禮運》:𠛬仁講讓,示民有常,如有不由此者,在埶者去,衆以爲殃。【註】在埶,居尊位也。去謂不由禮而去仁讓及上著義考信著過五事也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秦得百二,地埶便利。
注解
〔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ì、s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坴、。
〔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同“藝”。种植。⑵ 同“藝”。技能。㈡ [shì] ⑴ 同“勢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魚祭切頁碼第88頁,第1字續丁孫
𡎐
異體埶、萟、藝
種也。从坴、丮。持而種之。《詩》曰:「我𡎐黍稷。」
鉉注徐鍇曰:「坴,土也。」
附注吳大澂《愙齋集古錄》:「古埶字从木从土,以手持木穜之土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魚祭反頁碼第241頁,第4行,第1字述
種也。從坴、𠃨。持種之。《詩》曰:「我埶黍稷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坴,土也。今俗作藝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魚祭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4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203頁,第7字
穜也。
段注《齊風・毛傳》曰:蓺猶樹也。樹種義同。
从𠃨坴。
段注會意。《土部》曰:坴,土塊坴坴也。𠃨字今補。
𠃨持穜之。
段注說從𠃨之意。魚祭切。十五部。唐人樹埶字作蓺。六埶字作藝。說見《經典釋文》。然蓺藝字皆不見於《說文》。周時六藝字葢亦作埶。儒者之於禮樂射御書數,猶農者之樹埶也。又《說文》無勢字。葢古用埶爲之。如《禮運》在埶者去是也。
詩曰:我埶黍稷。
段注《小雅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