蓱
艹部12画上下结构U+84F1
国语辞典解释
蓱
píng详细解释
名
1.同“萍”。
2.一种蒿类植物。
南朝宋 · 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》诗八首之七:“自从食蓱来,唯见今日美。”
3.雨神屏翳的简称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天问》:“蓱号起雨,何以兴之?”
两岸词典解释
蓱
píng详细解释
1.植物名。一年生小草本。浮生在水面,叶呈青色,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小而扁平,须根长在叶子下面,下垂于水中,会随水流四处漂动。全草可以做饲料,也可以做药材。同“萍”。
2.一种蒿类植物。通“苹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同「萍」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萍,蓱。【註】總訓水中浮萍。
义又,《楚辭・天問》:蓱號起雨。【註】蓱翳,雨師名。
注解
〔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蓱〕字拼音是pí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洴。
〔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ng] ⑴ 古同“萍”,浮萍:“~始生”。⑵ 古代对雨神“蓱翳”的省称:“~号起雨,何以兴之?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薄經切頁碼第30頁,第4字續丁孫
蓱
異體蓱、𧁕
苹也。从艸洴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當作『從水,并聲。』《說文》無洴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頻寧反頁碼第105頁,第1行,第1字述
苹也。從艸洴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薄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79頁,第5字許惟賢第78頁,第8字
苹也。
段注此與前苹字互訓。而不類廁者,以字體篆籒別之也。《小正》於七月言苹生。《月令》於三月言生蓱。郭璞云:江東謂之薸。
从艸水。幷聲。
段注舊作從艸洴聲。《說文》無洴字。今改同蕅𦺇薻字之例。薄經切。十一部。籒文作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