髑
骨部22画左右结构U+9AD1
外语翻译
- skull
- crâ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谷切;《正韻》:杜谷切,𡘋音獨。《說文》:髑髏,項也。詳髏字註。《廣韻》同「䫳」。
注解
〔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。
〔髑〕字拼音是d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蜀,五行属金。
〔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ú] ⑴ 〔~髅〕死人的头骨,骷髅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徒谷切頁碼第128頁,第9字續丁孫
髑
髑髏,頂骨也。从骨蜀聲。
附注丁福保詁林:「慧琳《音義》五卷三頁、十三卷十七頁、七十五卷六頁,希麟《音義續》三卷一頁,『髑髏』注引《說文》:『頂骨也。』攷《韻會》『髏』下『首骨也』。今本奪骨字,宜據補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陁谷反頁碼第331頁,第4行,第1字述
髑髏,頂也。從骨蜀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徒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656頁,第3字許惟賢第293頁,第2字
髑髏,
段注逗。
頂也。
段注《頁部》曰:頂,顚也。《廣雅》。𩑒顱謂之髑髏。按《頁部》。𩑒顱,頭骨也。
从骨。蜀聲。
段注徒谷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