姘
意思解释
姘
pīn基本解释
◎非夫妻而同居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~居。~头(“头”读轻声)。~夫。~妇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女,并声。本义:非夫妻男女同居。
2.同本义。
汉律齐人通妻婢曰姘。 男女私合曰姘。
姘合(男女私相结合);姘人(和非夫妻关系的人同居)
cohabit; have illicit relation with;
3.去掉。后作“屏”
reject;
外语翻译
- illicit sexual relations
- Geliebte(r) , mit j-m ein intimes Verhältnis haben
- vivre maritalem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:𡣕,古作姘。註詳十四畫。
注解
〔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姘〕字拼音是p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并,五行属水。
〔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并声。本义是非夫妻男女同居。
〔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īn] ⑴ 非夫妻而同居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普耕切頁碼第418頁,第13字續丁孫
姘
異體姘
除也。漢律:「齊人與妻婢姦曰姘。」从女幷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經傳皆用屏,屏行而姘廢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披彭反頁碼第1001頁,第1行,第2字述
除也。從女并聲。《漢律》曰:「齊人與妻婢姦曰姘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普耕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50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88頁,第3字
除也。
段注按詩作之屛之。其葘其翳。《論語》曰:屛四惡。屛皆謂除也。依許則屛,蔽也。姘,除也。義各有當。經傳皆用屛。屛行而姸廢矣。《莊子》。至貴國爵幷焉。注。幷,棄除也。是又叚幷爲之。
从女。幷聲。
段注普耕切。十一部。按今屛除之義讀上聲。
《漢律》。齊民與妻婢姦曰姸。
段注此別一義也。民各本作人。今正。高注《淮南》曰:齊民,凡人齊於民也。禮,士有妾。庶人不得有妾。故平等之民與妻婢私合名之曰姸。有罰。此姸取合幷之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