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鎎的意思解释

金部18画左右结构U+938E

金部

18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QRNO 86,QROY 98

COND

PMY

88117

U+938E

341124313115431234 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撇、横、横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点

𥎃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kài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忾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許既切,欷去聲。說文》怒戰也,引《春秋傳》諸侯敵王所鎎。〇【按】《左傳・文三年》今本作愾。

又,《集韻》:口漑切,音慨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鎎〕字拼音是k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氣

〔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ài] ⑴ 古同“忾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許旣切頁碼469頁,第26

鎎怒戰也。从金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諸矦敵王所鎎。」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怒則有氣,戰則用兵,故其字从金、氣。氣者,气之叚借字也。此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許意反頁碼1099頁,第2行,第1

鎎怒戰也。從金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諸侯敵王所鎎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許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852頁,第3許惟賢1240頁,第3

鎎怒戰也。

段注怒則有氣。戰則用兵。故其字从金氣,氣者,气之叚借字也。

从金。愾省。

段注此會意。而愾省,亦聲也。今本作氣聲。乃上下不毌。許旣切。十五部。《哀公問・音義》曰:愾許,乞反。又許氣反。

《春秋傳》曰:諸侯敵王所愾。

段注愾各本作鎎。今正。《春秋傳》者,文公四年《左傳》文。杜曰:敵猶當也。愾,恨怒也。《心部》曰:愾,大息。从心氣。是則王所愾,王所怒也。敵王所怒,故用金革。此引以證會意之恉。與引艸木麗乎地說䕻,引豐其屋說寷,引莫可觀於木說相,引在冋之野說駉同意。許於愾下云:从心氣。氣亦聲。是謂氣卽气字。此作从金氣。《春秋傳》敵王所愾。亦無不合。凡此校正,私謂必符許意。知我罪我。所不計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