璗
玉部17画上下结构U+749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徒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待朗切;《正韻》:徒黨切,𡘋音蕩。《說文》:金之美者,與玉同「色」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黃金謂之璗。【郭璞註】金之別名。《詩・小雅》鞞琫有珌〔傳〕:諸侯璗琫而璆珌。
义《集韻》:通作瑒。
注解
〔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璗〕字拼音是dà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湯、玉。
〔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àng] ⑴ 黄金。⑵ 跟玉一样颜色的美金。⑶ 一种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徒朗切頁碼第11頁,第14字續丁孫
璗
金之美者。與玉同色。从玉湯聲。《禮》:「佩刀,諸矦璗琫而璆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狄朗反頁碼第55頁,第7行,第1字述
金之美者,與玉同色。從玉湯聲。《禮》:「佩刀,諸侯璗琫而璆珌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黃金謂之璗,其羙者謂之鏐。」注曰:「鏐即紫磨金。」鍇按:今紫磨金色深,其上蔚然有紫色,若雲气然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徒朗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74頁,第3字許惟賢第31頁,第3字
金之美者。
段注《釋器》。黃金謂之璗。其美者謂之鏐。許說小異。
與玉同色。从王。
段注謂光色如玉之符采。故其字从玉。
湯聲。
段注徒朗切。十部。
《禮記》曰:
段注二字依韻會補。
佩刀,諸矦璗琫而璆珌。
段注詩《毛傳》同。《詩正義》作璗琫而鏐珌也。《王莽傳》瑒琫瑒珌。瑒卽璗字。孟康云玉名。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