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吶的意思解释

口部7画左右结构U+5436

口部

7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KMTY

ROB

JLOD

64027

U+5436

2512534 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同“呐”。

基本解释

同“呐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大声喊叫。

《三国演义 · 第四五回》:“鸣鼓呐喊而进。”

说话迟钝、不流利。

《汉书 · 卷七二 · 鲍宣传》:“臣宣呐钝于辞。”唐 · 颜师古 · 注:“呐亦讷字也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与李睦州论服气书》:“今愚甚呐,不能多言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大声喊叫。

呐喊。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形容说话迟钝、不流利。同“訥”。

江公呐于口,上使与仲舒议,不如仲舒。

ne

详细解释

助词。同“呢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aise voice, yell out loud, shout; stammer
  • Kampfruf (S)
  • cri (de guerre)​, (particule finale d'une phras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奴骨切 —— 與訥同。集韻》或作詘。玉篇》:遲鈍也。集韻》:言難也。禮・檀弓》:其言吶吶然,如不出諸其口。前漢・李廣傳》:吶口少言。【註】吶,亦訥字。〈鮑宣傳〉:吶鈍于辭。

又,《集韻》:如劣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儒劣切,𡘋𤑔集韻》:言緩也。或書作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女劣切,音笍。廣韻》:嗗吶,聲不出。集韻》:或書作㕯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女律切,音柮 —— 語不明。〇【按】㕯、吶二字,音義略同。然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㕯、吶俱分載,不言吶同㕯;惟《集韻》如劣、女劣二切,㕯、吶無異。

注解

〔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à、n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內

〔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à] ⑴ 同“呐”。 [nè] ⑴ 同“呐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女滑切頁碼67頁,第2

㕯言之訥也。从口从內。凡㕯之屬皆从㕯。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㕯,从口,从內,會意。內亦聲,字亦作左形右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女滑反頁碼189頁,第2行,第1

㕯言之訥也。從口内聲。凡㕯之屬,皆從㕯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論語》云:『其言㕯㕯然,如不出諸其口也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女滑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49頁,第1許惟賢157頁,第3

㕯言之訥也。

段注《檀弓》作呐同。其言呐呐然。如不岀諸其口。注。呐呐,舒小皃。此與《言部》訥音義皆同。故以訥釋㕯。

从口內。

段注內,入也。會意。內亦聲。女滑切。十五部。

凡㕯之屬皆从㕯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