𠓲
意思解释
𠓲
基本解释
◎同“乘”。《龍龕手鑑•入部》:“𠓲,古文。車𠓲也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义《篇海》:與椉同。
注解
〔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辰集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𠓲〕字拼音是ch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入、桀。
〔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undefined] ⑴ 同“乘”。《龍龕手鑑•入部》:“𠓲,古文。車𠓲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食陵切頁碼第177頁,第4字續丁孫
𣔕
異體𠓸、椉、乗、乘
覆也。从入、桀。桀,黠也。軍法曰椉。
𠅞
異體𠅟
古文椉从几。
附注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乘,从大在木上。《說文》从入桀,非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:「乘之本義為升為登,引申之為加其上。許訓覆也,與加其上同意,字象人登木之形。」按:人登木形,即人登車形。車乃木製。《鄂君車節》改「木」為「几」,即像開口於後,供人上下之車箱形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乘字,王國維釋為『象人乘木之形』。金文或加雙腳形,或省樹形;楚文字或木形改从几形、車形。从几形即《說文》古文所自承。秦文字大形與雙腳形分開,下部訛為『桀』,這就是《說文》釋『乘』為『从入桀』的原因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時興反頁碼第438頁,第6行,第1字述
覆也。從入、桀。桀,黠也。軍法曰𠓲。
鍇注臣鍇曰:「𠓲者,從上覆之也。《易》曰:『負且𠓲。』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38頁,第6行,第2字述
古文𠓲從几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食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948頁,第1字許惟賢第418頁,第3字
覆也。
段注加其上曰椉。人乗車,是其一耑也。
从入桀。
段注入者,覆之意也。食陵切。六部。
桀,黠也。
段注說从桀之意。《方言》。黠,慧也。自關而東趙魏之閒謂之黠。《史記》云:桀黠奴。凡黠者必強。故桀訓黠。入桀者,謂籠𦋇桀黠。
軍法入桀曰椉。
段注各本奪入桀二字,則不可通。今依《韵會》補。此偁軍法說字形會意。猶引易艸木麗于地說䕻,引豐其屋說寷也。云軍法者,葢出《漢志》兵書四穜內。入桀者,以弱勝強。《書・序》云:周人椉黎。《左傳》。車馳卒奔。椉晉軍。椉之證也。
古文椉,从几。
段注凭几者亦覆其上。故从几。然則𠅞亦可以爲依憑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