𡺮
山部13画半包围结构U+21EAE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𡺮
◎同“圮”。毁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符鄙切;《廣韻》:匹鄙切;《集韻》:部鄙切,𡘋音嚭。《說文》:崩也。《集韻》:壞也。
义吳元滿《總要》:从屵,諧肥去聲,崩也。又,上聲,隱也。通作厞。引《楚辭・九歌》:隱思君兮厞仄。〇【按】厞仄猶傾側,與崩義亦近。
注解
〔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𡺮〕字拼音是pǐ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屵、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符鄙切頁碼第308頁,第4字續丁孫
𡺮
崩也。从屵肥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匹鄙反頁碼第765頁,第5行,第1字述
崩也。從屵肥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符鄙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766頁,第3字許惟賢第773頁,第3字
𡹔也。
段注《列子・黃帝》篇。目所偏視。晉國爵之。口所偏肥。晉國黜之。殷敬順《釋文》云:肥皮美切。《說文》、《字林》皆作𡺮。又作圮。皆毁也。按古肥與非通。口所偏肥,猶云口所偏非耳。不必援此也。𡺮與圮亦非一字。
从屵。肥聲。
段注符鄙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