刵
刂部8画左右结构U+5235
外语翻译
- punishment by cutting off ears
- couper les oreilles en guise de puniti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仍吏切;《正韻》:而至切,𡘋音餌。《說文》:斷耳也,从刀、耳。《書・康誥》:非汝封劓刵人,無或劓刵人㊟〔「非汝封」下有「又曰」二字。原文作「非汝封又曰劓刵人,無或劓刵人」〕。
又,《集韻》:牛芮切,音㓷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刵〕字拼音是èr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刂。
〔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r] ⑴ 古代刑罚之一,割去耳朵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仍吏切頁碼第136頁,第13字續丁孫
刵
斷耳也。从刀从耳。
附注苗夔聲訂:「當補『耳亦聲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仁至反頁碼第352頁,第3行,第1字述
斷耳也。從刀、耳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尚書》無或劓刵人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仍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726頁,第1字許惟賢第323頁,第4字
𣃔耳也。
段注刵見《康誥》,呂㓝。五㓝之外有刵。軍戰則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聝。《周禮》田獵取禽左耳以效功曰珥。
从刀耳。
段注會意包形聲。仍吏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