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婼的意思解释

女部11画左右结构U+5A7C

女部

11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VADK

VTKR

ZMGJ

44464

1249

U+5A7C

53112213251 撇点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ruò

基本解释

〔~羌〕a。中国汉代西域国名;b。地名,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今作“若羌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汉代西域羌国名。

长水校尉 富昌, 酒泉侯 奉世将 、 月氏兵四千人,亡虏万二千人。 《汉书》

Ruo state;

2.另见 chuò。

基本解释

不顺从。

古人名用字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不顺从。

,不从也。 《玉篇》

be not obedient to;

2.另见 ruò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不顺。

《说文解字 · 女部》:“婼,不顺。”

人名用字。如春秋时鲁国有叔孙婼。

ruò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婼羌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ruò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不顺。

2.用于人名。如孙叔婼,春秋鲁国人。

3.姓。

ruò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婼羌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erson
  • widerspenstig , Chuo (Eig, Fam)
  • recalcitra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 )

廣韻》:昌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尺約切,𡘋音綽。說文》:不順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人奢切,惹平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敕略切,音逴 —— 魯大夫叔孫婼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如支切,音兒 —— 婼羌,西域三十六國之一。史記・西域傳》:婼羌,國王號。前漢・趙充國傳》:將婼月氏兵四千人。

注解

〔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〔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ruò、ch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若,五行属

〔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uò] ⑴ 〔~羌〕a。中国汉代西域国名;b。地名,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今作“若羌”。 [chuò] ⑴ 不顺从。⑵ 古人名用字。⑶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丑略切頁碼416頁,第36

婼不順也。从女若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叔孫婼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禇芍反頁碼997頁,第5行,第1

婼不順也。從女若聲。春秋有叔孫婼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丑略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90頁,第7許惟賢1084頁,第1

婼不順也。

段注《毛詩傳》曰:若,順也。此字从若則當訓順。而云不順也。此猶祀从巳,而訓祭無巳也。

从女。若聲。

段注丑略切。五部。

《春秋傳》有叔孫婼。

段注魯大夫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