捼
外语翻译
- to rub; to crump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奴禾切,糯平聲。《說文》:摧也。一曰兩手相切摩也。《廣韻》:捼挱也。《集韻》或作挼,又作撋。
又,《正韻》:奴何切,音那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儒錐切,音蕤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唐韻》:乃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奴回切,𡘋音𨡌 —— 亦手摩物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儒垂切,音痿 —— 擩也。
又,而宣切,輭平聲 —— 與撋同。
又,烏禾切,音倭 —— 手縈也。
又烏毀切,音委 —— 捫也。
又,儒邪切,讀與婼近。揉也。關中語。
义又,《說文》:徐鉉云:今俗作挼。非〇【按】捼與挼同,諸書互用,不必泥。
注解
〔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ruó、wěi、r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委。
〔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ruó] ⑴ 搓揉:“两手自相~。”㈡ [wěi] ⑴ 扪。㈢ [ré] ⑴ 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奴禾切頁碼第405頁,第34字續丁孫
捼
摧也。从手委聲。一曰兩手相切摩也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挼,非是。
附注按: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引《說文》作「摧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奴戈反頁碼第973頁,第7行,第1字述
推也。從手委聲。一曰兩手相切摩也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注「澣濯煩捼之事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奴禾切古音第十六、十七部頁碼第2420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52頁,第9字
挼
摧也。
段注摧各本作推。今依《玉篇》、《韵會》、《文選注》,玄應《梵書音義》正。摧者,擠也。《周禮》守祧,《禮經・士虞》、《特牲》、《少牢》隋祭。或作隋,作墮。或作挼。或作綏。隋當是正字。挼,綏當是叚借。鄭云:下祭曰墮。墮之言猶墮下也。按隋聲妥聲同在古十七部。許云挼,摧也。摧亦有墮下之義。挼篆㬪韵雙聲皆當妥聲。下挼莏一解,則更當从妥。不待言矣。
从手。妥聲。
段注各本作委聲。今正。徐鉉曰:俗作挼。非。乃因《說文》無妥而爲此謬說也。奴禾切。十六十七部。
一曰㒳手相切摩也。
段注玄應引無摩字。阮孝緒字略云:煩撋猶挼莏。今人多用此義,而字作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