郛
阝部9画左右结构U+90DB
意思解释
郛
fú基本解释
◎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。~郭(外城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形声。从邑,孚( fú )声。从“邑”表示与城郭有关。本义:外城,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) 同本义。
郛,郭也。字亦作垺。 城卫楚丘之郛。 城成郛。 伐宋,入其郛。
郛郭(外城。比喻保障)
outer city;
外语翻译
- outer walls of city; suburbs
- Vororte, Vorstädte (S)
- banlieu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𡎽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芳無切,音孚 —— 郭也。《左傳・隱五年》:邾人鄭人伐宋,入其郛。【註】城外大郭也。
又,叶敷救切,音覆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量徑輪考廣袤,經城洫營郭郛;取殊材于八都,豈稽度于往舊。
注解
〔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郛〕字拼音是f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孚、⻏,五行属水。
〔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邑,孚( fú )声。从“邑”表示与城郭有关。本义是外城,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。
〔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ú] ⑴ 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甫無切頁碼第206頁,第20字續丁孫
郛
郭也。从邑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弗扶反頁碼第529頁,第5行,第1字述
郭也。從邑。孚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傳》曰:『伐宋。入其郛。』郛,郭也,郛猶柎也,草木華房爲柎,在外苞裹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甫無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134頁,第3字許惟賢第500頁,第5字
𩫏也。
段注𩫏各本作郭。今正。《公羊傳》入其郛注。郛,恢郭也。城外大郭也。
从邑。孚聲。
段注甫無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