𠛱
刂部8画左右结构U+206F1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𠛱
◎同“列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同「列」。《說文》列本作𠛱,隷作列。
又,《唐韻》:姊末切;《集韻》:子末切,𡘋贊入聲 —— 刺𠛱,薉濁。
注解
〔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iè、z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𡿪、刂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良薛切頁碼第135頁,第24字續丁孫
𠜊
異體𠛱、列
分解也。从刀𡿩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良舌反頁碼第350頁,第3行,第1字述
分解也。從刀𡿪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良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17頁,第5字許惟賢第319頁,第7字
分解也。
段注列之本義爲分解。故其字從刀。齒分骨之𪗿從列。引伸爲行列之義。古假借烈爲列。如《鄭風》火烈具舉。毛曰烈,列也是也。《羽獵賦》。舉㶻烈火。烈亦與列同。
从刀。𡿪聲。
段注良辥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