鍚
意思解释
鍚钖
yáng基本解释
◎见“钖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马额上的金属饰物。马走动时发出声响。
鍚、鸾、和、铃,昭其声也。
鍚面(马头上的镂金饰物。也叫“当卢”)
the ornaments on horse's forehead;
国语辞典解释
鍚钖
yáng详细解释
名
1.马额上的金属饰物,行动时会发出声响。
《左传 · 桓公二年》:“钖鸾和铃,昭其声也。”晋 · 杜预 · 注:“钖,在马额。”
2.盾背上的金属饰物。
《礼记 · 郊特牲》:“朱干设钖,冕而舞大武,乘大路,诸侯之僭礼也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干,盾也;钖,傅其背如龟也。”
外语翻译
- frontle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與章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余章切;《正韻》:移章切,𡘋音陽 —— 與鐊同。《詩・大雅》:鉤膺鏤鍚。【箋】睂上曰鍚,刻金飾之,今當盧也。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鍚鸞和鈴,昭其聲也。【註】鍚在馬額,有鳴聲。
义又,邑名。《左傳・哀十二年》:彌作、頃丘、玉暢、嵒、戈、鍚。【註】六邑名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兵名,盾背飾,以金爲之。《禮・郊特牲》:朱干設鍚,諸侯之僭禮也。
注解
〔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鍚〕字拼音是y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昜。
〔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áng] ⑴ 见“钖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與章切頁碼第469頁,第13字續丁孫
鐊
異體鍚
馬頭飾也。从金陽聲。《詩》曰:「鉤膺鏤鐊。」一曰鍱,車輪𨮯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經典作鍚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鍱車輪,謂以鐵鍱附車輪箸地周币處也,其鍱謂之鍚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猶良反頁碼第1098頁,第3行,第1字述
馬頭飾也。從金陽聲。《詩》曰:「鉤膺鏤鐊。」一曰鍱車輪鐡也。
鍇注臣鍇按:刻金華當馬額也。《淮南子》曰:「鍜鐊文鏡,乍晦乍明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與章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84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38頁,第2字
馬頭飾也。
段注《韓奕傳》曰:鏤鍚,有金鏤其鍚也。箋云:睂上曰鍚。刻金飾之。今當盧也。按人睂目閒廣揚曰揚。故馬睂上飾曰鍚。盧卽顱字。
从金。陽聲。
段注與章切。十部。今《經典》作鍚。
詩曰:鉤膺鏤鐊。一曰鍱車輪鐵也。
段注鍱車輪,謂以鐵鍱附車輪箸地𠣘帀處也。其鍱謂之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