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芘的意思解释

艹部7画上下结构U+8298

艹部

7画

4画

上下结构

AXXB

TPP

ERRR

44712

9167

6037

U+8298

1221535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提、撇、竖弯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通“庇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同“庇”。庇护。

隐将其所藾。 《庄子 · 人间世》

芘依(依靠;庇护);芘荫(遮蔽;也指庇护;包庇);芘赖(荫庇;依赖)

shelter;

2.另见 pí。

基本解释

〔~芣〕一种花草,即锦葵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从高于360°C的煤焦油馏分中得到的一种四环烃化物C 16 H 6 ,无色,单斜晶体,熔点148°C,溶于乙醚,微溶于乙醇,不溶于水。

pyrene;

2.另见 bì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荫蔽。

《庄子 · 人间世》:“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,见大木焉,有异。结驷千乘,隐将芘其所藾。”《宋史 · 卷四二一 · 李庭芝传》:“陈宜中请诛文,虎似道芘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芘芣:植物名。即锦葵。锦葵科锦葵属。茎高约一公尺。叶互生,呈圆心形或肾形, 边缘有钝齿,开紫红色花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荫蔽;庇护。通“庇”。

陈宜中请诛文虎,似道芘之(《宋史‧卷四二一‧李庭芝列传》)。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芘芣】。

详细解释

有机化合物。纯物为无色单斜晶体,不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,溶于乙醚。工业上用来制染料和合成树脂等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yren (Eig, Chem)
  • pyrène (chimi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毗志切,音鼻。說文》:草也。〈鹽鐵論〉:浚芘蓼蘇。

又,《廣韻》:房脂切;《集韻》:頻脂切,𡘋𦳈 —— 梨芘,荆蕃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必至切;《正韻》:兵媚切 —— 𡘋同「庇」,䕃也、覆也。莊子・人閒世》:隱將芘其所藾。

又,王應麟《詩攷》:九罭取鰕芘也,出《太平御覽》。

注解

〔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ì、p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比,五行属

〔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古通“庇”。 [pí] ⑴ 〔~芣〕一种花草,即锦葵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房脂切頁碼24頁,第13

芘艸也。一曰芘茮木。从艸比聲。

附注王念孫《讀說文記》:「『一曰芘茮木』五字,乃是『一曰芘芣』之譌。《詩・東門之枌》三章『視爾如荍』傳:『荍,芘芣。』是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鼻冝反頁碼89頁,第7行,第1

芘艸也,一曰芘尗木,從艸比聲。

鍇注臣鍇按:荍蚍亦或作此,《魏史》:裴潛爲魏郡,不將妻子,妻子貧乏,織藜芘以自給。芘,藩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旁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5頁,第1許惟賢63頁,第3

芘艸也。一曰芘尗木。

段注尗鉉作茮。芘尗木未聞。王氏念孫曰:芘茮木三字當是芘芣二字之譌。玉裁謂。《說文》荍字下作蚍𧉈。不當此作芘芣。葢木名也。

从艸。比聲。

段注旁脂切。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