渿
氵部12画左右结构U+6E3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奴帶切;《集韻》:乃帶切,𡘋音奈。《說文》:沛之也。《玉篇》:㴎沛,水波貌。
注解
〔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渿〕字拼音是n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柰。
〔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ài] ⑴ 〔~沛〕❶水波貌。❷水声。⑵ 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山东省新泰市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奴帶切頁碼第371頁,第32字續丁孫
渿
沛之也。从水柰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渿,渿沛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能大反頁碼第910頁,第4行,第1字述
渿沛也。從水柰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流清皃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奴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29頁,第3字許惟賢第970頁,第4字
㴎沛也。
段注《玉篇》同。未聞。一本作沛之。《廣韵》、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同。亦未閒。按㴎沛當係𤃀渧之字誤。又佚渧篆耳。與上文三篆同義。故廁於此。
从水。柰聲。
段注奴帶切。十五部。𤃀郎計切。渧都計切。今俗語多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