敔
意思解释
敔
yǔ基本解释
◎古代打击乐器,奏乐将终时,击之使演奏停止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古乐器 。又称楬。形如伏虎,奏乐将终,击敔使演奏停止敔,禁也。一曰乐器,椌楬也,形如木虎。——《说文》敔,衙也,衙,止也,所以止乐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an ancient music instrument;
国语辞典解释
敔
yǔ详细解释
动
◎囚禁。
《说文解字 · 攴部》:“敔,禁也。”
名
◎乐器名。古代的敲击乐器之一。以木制成,形状像趴著的老虎,背上装有二十七个金属片,用以停止音乐的进行。《书经 · 益稷》“下管鼗鼓,合止柷政”句下唐 · 孔颖达 · 正义:“乐之初,击柷以作之;乐之将末,戛敔以止之。”
外语翻译
- gavel
- Yu (Musikinstrument der chinesischen Antike) (S, Mu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魚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偶舉切;《正韻》:偶許切,𡘋音語。《說文》:禁也。一曰樂器,椌楬也,形如木虎。《爾雅・釋樂》〔註〕:敔如伏虎,背上有二十七鉏鋙,以木長尺櫟之。《釋名》:敔,衙也;衙,止也,所以止樂也。《書・益稷》:合止柷敔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小師》:鼓鼗柷敔。
注解
〔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敔〕字拼音是y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吾、攵。
〔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ǔ] ⑴ 古代打击乐器,奏乐将终时,击之使演奏停止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魚舉切頁碼第99頁,第9字續丁孫
𢻊
異體敔
禁也。一曰樂器,椌楬也,形如木虎。从攴吾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敔為禁禦本字,禦行而敔廢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疑舉反頁碼第264頁,第3行,第2字述
禁也。一曰樂器控楬也,形如木虎。從攴吾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椌,口江反;楬,口八反。如虎背有鉏鋙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魚舉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502頁,第2字許惟賢第225頁,第2字
禁也。
段注與圉禦音同。《釋言》。禦圉禁也。《說文》禦訓祀。圉訓囹圉。所以拘罪人。則敔爲禁禦本字。禦行而敔廢矣。古假借作御,作圉。
一曰樂器。椌楬也。形如木虎。
段注按此十一字後人妄増也。《樂記》椌楬注謂柷敔也。椌謂柷。楬謂敔。柷形如桼桶。敔狀如伏虎。不得併二爲一。《木部》椌云柷樂也。楬下不云敔樂者,敔取義於遏。楬爲遏之假借耳。敔者所以止樂。故以敔名。上云禁也。巳包此物。無庸別舉。用此知凡言一曰者,或經淺人増竄。
从攴。吾聲。
段注魚舉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