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
意思解释
葛
gé基本解释
①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布,块根肥大,称“葛根”,可制淀粉,亦可入药(通称“葛麻”)~布。~巾(葛布做的头巾,古人不分贵贱常服)。~履。
②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,用丝做经,棉线或麻线等做纬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艸,曷( hé )声。本义: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。
2.植物名。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( Pueraria lobata ),茎长二三丈,缠绕他物上,花紫红色。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葛布。根可提制淀粉,又供药用 。
葛屦(葛制的鞋子。贫贱人家所穿用。一说夏天所穿用);葛屦履霜(冬天穿夏季的鞋子。比喻非常俭啬);葛面(葛粉)
lobed kudzuvine;
3.葛布。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、衣、带等。
卒时,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,葛帏敞籯,有寒士所不堪者,因泣下醵金为敛。
葛巾(用葛布缝制的头巾);葛衣(葛布制成的衣服);葛帔(用葛制成的披肩);葛纱(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)
kohemp cloth;
4.夏衣的代称。
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,老子旧家风。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,无冻馁之患矣。
summer clothing;
5.表面有横棱的纺织品,用丝或化纤卡丝作经,棉线或毛线作纬 。
毛葛;华丝葛。
a kind of textile fabric;
6.通“盖”。掩覆 。
葛沟(古代埋葬尸体的一种方法)
cover;
7.另见 gě。
国语辞典解释
葛
gé详细解释
名
1.植物名。豆科葛属,多年生蔓草。茎细长,复叶阔大,花紫赤色,结实成荚。根可入药,亦可取出淀粉,供食用及制糊用。纤维可织布及作造纸原料。
2.夏天所穿的衣服。
宋 · 辛弃疾《水调歌头 · 万事几时足》词:“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。”
3.国名。夏朝所封的诸侯国。嬴姓。故城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葵兵县东北。
两岸词典解释
葛
gé详细解释
1.植物名。多年生蔓草。茎细长蔓生,叶大,花紫红色,谢后结荚果。块根肥大,可入药、食用及制糊用。纤维可供织布及造纸。通称“葛麻”。
2.以丝为经,绵、麻为纬,织成的表面有明显横纹的纺织品。
毛葛。
3.古国名。夏朝所封诸侯国。嬴姓。故城在今河南葵兵东北。
外语翻译
- edible bean; surname
- Schlingpflanze, deren Fasern zum Weben benutzt werden (S, Bio), Ge (Eig, Fam), Pueraria Thunbergiana (Eig, Bio), Verbindung (S), Verwandtschaft (S), Verwicklung (S)
- puéraire, toile de chanvre, (nom de famill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居曷切,音割。《玉篇》:蔓草也。《易・困卦》:困于葛藟。【註】引蔓纏繞之草。《𡌨雅》:瓜葛皆延蔓相及,故屬之綿遠者,取譬瓜葛。蔡邕《獨斷》:凡與先帝先后有瓜葛者,皆會尚書官,屬陛西除下。
义又,《說文》:絺、綌,草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葛之覃兮。【傳】葛所以爲絺、綌。《周禮・地官・掌葛》〔疏〕:以時徵絺、綌之材于山農。
义又,司馬相如〈大人賦〉:雜遝膠葛以方馳。【註】膠葛。驅馳也。
义又,國名。《書・仲虺之誥》:乃葛伯仇餉。《春秋・桓十四年》:邾人,牟人,葛人來朝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注》:沐水又南與葛陂相會。
义又,山名。《越絕書》有葛山。《山海經》:葛山之首無草木。
义又,姓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葛氏有三,嬴氏之後,以國爲氏,又諸葛,有熊氏之後爲詹葛氏,齊人語訛,以詹葛爲諸葛。
又,《毛詩古音攷》音結。《詩・邶風》:旄丘之葛兮,何誕之節兮。馬融〈圍棋賦〉:乍緩乍急兮,上且未別;黑白紛亂兮,於約如葛。
又,《唐韻古音》:《路史》葛天氏,葛音蓋。〇【按】古本葛與蓋通。
考證
《周禮・地官・掌葛疏》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。
謹照原文疏改掌。
《水經注》沐水又南與葛陂相會。
謹照原文沐水改沭水。
注解
〔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é、gě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曷,五行属木。
〔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曷( hé )声。本义是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。
〔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é] ⑴ 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布,块根肥大,称“葛根”,可制淀粉,亦可入药(通称“葛麻”)⑵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,用丝做经,棉线或麻线等做纬。㈡ [ě] ⑴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達切頁碼第23頁,第23字續丁孫
葛
絺綌艸也。从艸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格曷反頁碼第87頁,第6行,第3字述
絺綌,艸也。從艸曷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直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0頁,第5字許惟賢第61頁,第3字
絺綌艸也。
段注《周南》。葛之覃兮。爲絺爲綌。
从艸。曷聲。
段注古達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