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霰的意思解释

雨部20画上下结构U+9730

雨部

20画

12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FAET

MBTBK

FVQM

10248

7213

8617

U+9730

14524444122125113134 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,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形声。从雨,散声。本义:雪珠) 同本义。亦称“雹” 夜深烟火灭,霰雪落纷纷。——白居易《秦中吟》

graupel; slee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雨点遇冷空气凝成的雪珠,降落时呈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,常呈球形或圆锥形,多降于下雪之前。

宋 · 欧阳修《玉楼春 · 春山敛黛低歌扇》词:“洛城春色待君来,莫到落花飞似霰。”清 · 孔尚任《桃花扇 · 第二八出》:“正飞绵作雪,落红成霰。”

雨霰、霜霰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空中降落的白色球形或圆锥形不透明小冰粒,多出现于下雪时或下雪前。也作“米雪”。

冬霰、冰霰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hail, sleet
  • graupeln, Schneeregen (S)
  • neige roulé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雨部 )

古文: 𩂪

唐韻》:蘇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先見切,𡘋先去聲。說文》:稷雪也。从雨,散聲。詩・小雅》:如彼雨雪,先集維霰。【箋】將大雨雪,始必微溫,雪自上下,遇縕氣而搏,謂之霰。大戴禮》:陽之專氣爲霰。【註】隂氣在雨水,凝滯爲雪;陽氣薄之,不相入,散而爲霰。故《春秋榖梁》說曰:霰者,陽脅隂之符也。釋名》:霰,星也。水雪相搏,如星而散也。𡌨》:閩俗謂之米雪,言其霰粒如米,所謂稷雪,義蓋如此。今名濇雪,亦名濕雪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佛之外道曰霰尼。見《楞嚴經》。

說文》或作䨘,《玉篇》亦作𩆵,《集韻》或作霚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中 部首:雨部 )

《詩・小雅》如彼雨雪,先集維霰。《箋》將大雨雪,始必微溫,雪自上下,遇縕氣而搏,謂之霰。

謹照原文縕氣改溫氣。

注解

〔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

〔霰〕字拼音是x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⻗、散,五行属

〔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àn] ⑴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,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穌甸切頁碼384頁,第16

異體

䨷稷雪也。从雨𢿨聲。

䨘䨷或从見。
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䨷,今經典《詩・頍弁》『先集維霰』作霰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息茜反頁碼932頁,第5行,第1

䨘稷霄也。從雨散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如彼雨雪,先集惟霰。」郭璞以爲,雨雪雜下也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32頁,第6行,第1

霰或從見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穌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287頁,第4許惟賢995頁,第6

䨘稷䨮也。

段注謂雪之如稷者。《毛詩傳》曰:霰,暴雪也。暴當是黍之字誤。俗謂米雪,或謂粒雪皆是也。曾子曰:陽之專氣爲霰。詩箋云:將大雨雪。始必微溫。雪自上下。遇溫氣而團。謂之霰。久之寒勝則大雪矣。

从雨。𢿱聲。

段注穌甸切。十四部。

霰或从見。

段注見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