鴡
鳥部16画左右结构U+9D2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七余切;《集韻》:千余切,𡘋音疽。《說文》:王鴡也。《爾雅・釋鳥》:鴡鳩,王鴡。【郭註】鵰類。今江東呼之爲鶚,好在江渚邊食魚。一作雎。《詩・周南》:關關雎鳩。
义又,官名。《左傳・昭十七年》:鴡鳩氏,司馬也。
注解
〔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鴡〕字拼音是j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且、鳥。
〔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ū] ⑴ 〔王~〕一名雎鸠,即鱼鹰。《爾雅•釋鳥》:“鴡鳩,王鴡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七余切頁碼第120頁,第4字續丁孫
鴡
王鴡也。从鳥且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鴡,《毛詩》作雎。雎鳩,王雎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且渠反頁碼第313頁,第6行,第2字述
王鴡也。從鳥且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七余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16頁,第2字許惟賢第274頁,第5字
王鴡也。
段注按鴡鳩見詩,《春秋傳》。傳曰:雎鳩氏司馬也。五鳩鳩民之一。許不當不箸鴡鳩二字。王鴡也之上當出鴡鳩。乃與前文鶌鳩,祝鳩,尸鳩爲一例。《釋鳥》。雎鳩,王雎。郭云:雕類。今江東呼之爲鶚。《周南・毛傳》曰:雎鳩,王雎也。鳥摯而有別。摯本亦作鷙。古字同。
从鳥。且聲。
段注七余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