濊
国语辞典解释
濊
huì详细解释
形
1.水多的样子。
《广韵 · 去声 · 泰韵》:“濊,《说文》曰水多貌。”
2.深厚、深广。
《文选 · 司马相如 · 难蜀父老》:“汉兴七十有八载,德茂在乎天也,威武纷纭,湛恩汪濊。”
3.丑陋、污秽。
《汉书 · 卷七八 · 萧望之传》:“龙者,宣帝时与张子𫊸等待诏,以行污濊不进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濊
huì详细解释
1.《书》水多的样子。
2.《书》深厚;深广。
威武纷纭,濊恩汪濊(《文选‧司马相如‧难蜀父老》)。
3.《书》污秽;丑陋;罪恶。通“穢”。
河水欲清,沙石濊之(汉‧刘安《淮南子‧齐俗》)。
4.用于地名。濊水,古水名,一名“渔水”,即今淮河支流浍河。
外语翻译
- vast, expansive, deep; dirty
- gewaltig, ausgedehnt
- vas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呼會切;《集韻》:呼外切,𡘋音翽。《說文》:水多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烏外切,音薈 —— 汪濊,深廣也。《前漢・郊祀歌》:澤汪濊,輯萬國。【註】汪濊者,言饒多也。
又,《廣韻》:於廢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烏廢切;《正韻》:烏胃切,𡘋音穢 —— 義同。一曰濁也。亦與穢通。《前漢・李尋傳》:盪滌濁濊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注》:淸漳自章武縣故城西故濊邑也,枝瀆出焉,謂之濊水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呼括切,音豁 —— 與𤃴同,礙流也。一曰𮊁入水聲也。《詩・衞風》:施𮊁濊濊。
考證
《詩・衞風》施罟濊濊。
謹照原文罟改罛。
注解
〔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ì、h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歲。
〔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ì] ⑴ 〔汪~〕(水)盛多,如“云滂洋,雨~~。”⑵ 同“秽”。㈡ [huò] ⑴ 〔~~〕象声词,如“卧听鱼槎声~~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會切頁碼第376頁,第12字續丁孫
濊
水多皃。从水歲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烏最反頁碼第921頁,第2行,第2字述
水多皃。從水歲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