𣨙
歹部12画左右结构U+23A19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玉篇》、《唐韻》:於爲切;《集韻》:邕危切,𡘋音逶。《說文》:病也。一曰枯死也。亦作痿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於僞切,音萎。《禮・內則》〔註〕:益州有鹿𣨙,謂取鹿殺而埋地中,令其臭乃出而食之,名鹿𣨙。
注解
〔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歹部。
〔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ěi、w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歹、委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爲切頁碼第126頁,第19字續丁孫
𣨙
病也。从𣦵委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委爲反頁碼第327頁,第2行,第2字述
病也。從歺委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痿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爲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643頁,第5字許惟賢第287頁,第11字
病也。
段注《艸部》曰:菸,一曰𣨙也。菸𣨙雙聲。《廣韵》曰:𣨙,枯死也。萎,蔫也。按𣨙萎古今字。菸蔫古今字。《內則》注曰:今益州有鹿𣨙。
从𣦵。委聲。
段注於爲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