槈
木部14画左右结构U+69C8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奴豆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乃豆切,𡘋音耨。《說文》:,器也。或从金。《管子・小匡篇》:挾其槍刈槈鎛。《廣韻》:槈如鏟,柄長三尺,刃廣二寸,以刺地除草。
注解
〔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槈〕字拼音是n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辱。
〔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òu] ⑴ 古同“耨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奴豆切頁碼第188頁,第28字續丁孫
槈
薅器也。从木辱聲。
鎒
或从金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蓐部》曰:『薅,披去田艸也。』槈者,所以披去之器也。槈刃廣六寸,柄長六尺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槈,亦作耨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奴姤反頁碼第476頁,第2行,第1字述
薅器也。從木辱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薅音蒿,即耘田也。槈,其器也。以意作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76頁,第3行,第1字述
或從金作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奴豆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031頁,第4字許惟賢第454頁,第7字
薅器也。
段注《蓐部》曰:薅,披去田艸也。槈者,所以披去之器也。槈,刃廣六寸。柄長六尺。說詳𦔐下。
從木。辱聲。
段注奴豆切。三部。
或作從金。
段注從木者主柄。從金者主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