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齾的意思解释

齒部35画上下结构U+9F7E

齒部

35画

20画

上下结构

HAGB 86,HGKB 98

YKYMU

IHSI

23772

U+9F7E

21531512512543121344212134341343452 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、竖弯钩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捺、点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竖折/竖弯、竖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缺齿。

(器物)缺损:“每行凡七十九字,其下多断~不存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denté, ébréché, édenté, sans d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 )

唐韻》:五鎋切;《集韻》:牛轄切,𡘋音聐。說文》:缺齒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獸食之餘曰齾。釋名》:獸曰齧。齧,齾也。所臨則禿齾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器缺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五割切;《集韻》:牙葛切;《正韻》:牙八切,𡘋音櫱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

〔齾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獻、齒

〔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à] ⑴ 缺齿。⑵ (器物)缺损:“每行凡七十九字,其下多断~不存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五鎋切頁碼59頁,第1

異體𪚋𪚊

齾缺齒也。从齒獻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五獺反頁碼170頁,第2行,第2

齾缺齒也。從齒獻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人言缺齾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五轄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16頁,第2許惟賢141頁,第8

齾缺齒也。

段注引伸凡缺皆曰𪚊。《左傳》曰:兩軍之士皆未慭也。杜曰:憖,缺也。《釋文》。憖魚覲反。又魚轄反。按憖得有魚轄反者,正因本或作𪚊。陸氏失於不分別言之耳。《正義》曰:憖者缺之皃。今人猶謂缺爲憖。所據本必作𪚊。故如此云:下文葢有一本作憖之語。亦爲淺人刪之矣。

从齒。獻聲。

段注五轄切。十五部。獻聲在十四部。合音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