霒
雨部16画左右结构U+971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玉篇》:古文隂字。《說文》:雲覆日也。从雲,今聲。註詳阜部八畫。
义《集韻》書作𩃬,或作𩃛、𩂇,《廣韻》書作霠。
注解
〔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。
〔霒〕字拼音是y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雲、今。
〔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īn] ⑴ 古同“阴”,云遮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今切頁碼第386頁,第4字續丁孫
𩃬
異體霒、霠
雲覆日也。从雲今聲。
侌
古文或省。
𠆭
亦古文𩃬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古文雲本無雨耳,非省也。」高翔麟字通:「今通作『陰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郁吟反頁碼第936頁,第1行,第3字述
雲覆日也。從雲今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曰:「浮雲爲我陰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36頁,第2行,第1字述
古文𩃬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36頁,第2行,第2字述
古文𩃬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97頁,第4字許惟賢第999頁,第7字
雲覆日也。
段注今人陰陽字小篆作𩃬昜。𩃬者,雲覆日。昜者,旗開見日。引申爲㒳儀字之用。今人作陰陽,乃其中之一耑而已。𩃬字今僅見《大戴禮記》文王官人篇,《素問・五帝政大論》。
从雲。今聲。
段注於今切。七部。
古文𩃬省。
段注古文雲本無雨耳。非省也。陰字从此。
亦古文𩃬。
段注此冣初古文也。侌則以小篆法整𠫼之。云亦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