籭
⺮部25画上下结构U+7C6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山宜切,音凘 —— 竹器,可以取麤去細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霜夷切,音師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所綺切,音躧 —— 與簁同。
又,《廣韻》:山佳切;《集韻》:所佳切,𡘋音崽。《廣韻》:竹名。《集韻》:𣿍具。或作簛、簁、篩。
注解
〔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籭〕字拼音是shā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麗。
〔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āi] ⑴ 同“篩”。《農政全書•農本•諸家雜論下》:“碾碡碓磑,精麤籭簸之計宜準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所宜切頁碼第143頁,第10字續丁孫
籭
竹器也。可以取粗去細。从竹麗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籭、簁,古今字也,《漢(書)・賈山傳》作篩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色離反頁碼第366頁,第5行,第1字述
竹器也。可以取粗去細。從竹麗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所宜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66頁,第3字許惟賢第341頁,第9字
竹器也。可㠯取麤去細。
段注俗云簁籮是也。《廣韵》云:籭,𥂖也。能使麤者上存。細者𥂖下。籭簁古今字也。《漢・賈山傳》作篩。
从竹。麗聲。
段注所宜切。十六部。今音山佳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