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韎的意思解释

韋部14画左右结构U+97CE

韋部

14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NHKS 86,NKGS 98

DQDJ

XJAF

45590

U+97CE

52125115211234 横折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折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mèi

基本解释

〔~韐( gé )〕染成赤黄色的皮子,用作蔽膝护膝。

赤黄色。~韦。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袜”:“孝嗣登殿不著~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red
  • (herbe donnant un colorant roug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韋部 )

古文: 𫤳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莫佩切,音妹。說文》:茅蒐染草也。从韋,末聲。詩・小雅》:韎韐有奭。【傳】韎韐者,茅蒐染草也。一曰韎韐所以代韠也。禮・玉藻》韞韍。【註】縕,赤黃之閒色,所謂韎也。左傳・成十六年》:有韎韋之跗注,君子也。【註】韎,赤色;跗注,戎服。【疏】賈逵云一染曰韎。儀禮・士冠禮》:緇帶韎韔。

又,《玉篇》:東夷樂名。周禮・春官・宗伯》韎師掌敎韎樂,《禮・明堂位》作眛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莫拜切,音䀛。玉篇》:茅蒐染草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氣切,音既。又,莫貝切,音眜。又,莫轄切,音帓。又,《五音集韻》:莫撥切,音末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勿發切,音㒝 —— 與韤同。詳後韤字註。

字彙》:韎與𠇱同,宜从末,中畫短;莫佩切者,宜从未,中畫長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从末無从未,《字彙》强分爲二,非也;《正字通》駁《字彙》之誤,而以諸書爲皆从未,尤非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中 部首:韋部 )

《儀禮・士冠禮》緇帶韎韔。

謹照原文𩎟韔改𩎟韐。

注解

〔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韋部

〔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èi、w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韋、末

〔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èi] ⑴ 〔~韐( gé )〕染成赤黄色的皮子,用作蔽膝护膝。⑵ 赤黄色 [wà] ⑴ 古同“袜”:“孝嗣登殿不著~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莫佩切頁碼175頁,第4

韎茅蒐染韋也。一入曰韎。从韋末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莫隊反頁碼434頁,第4行,第1

韎茅蒐染韋也,一入曰韎。從韋末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;『有韎韋之跗。』注;屬也,至於足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莫佩切、莫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936頁,第1許惟賢413頁,第7

韎茅蒐染韋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云韎韋。

一入曰韎。

段注入字宋本,汲古初印本同。與《五經文字》、《毛詩・定本》合。毛扆修版改入爲又。則倒易其是非矣。《小雅・毛傳》曰:韎者,茅蒐染革也。一入曰韎(句)。韐(逗),所以代韠也。《士冠禮》注云:韎韐,縕韍也。此鄭以縕釋韎,以韍釋韐《玉藻》。一命縕韍。注云:縕,赤黃之閒色。所謂韎也。按赤黃之閒色曰縓。《糸部》縓,帛赤黃色是也。《爾雅》。一染謂之縓。縕者。縓之假借字。一入曰韎。卽一入曰縓也。三君注《國語》云:一染曰韎。詩箋云:韎,茅蒐染也。茅蒐,韎聲也。韐,祭服之韠。合韋爲之。又駁《異義》云:齊魯之閒言韎聲如茅蒐。字當作韎。陳畱人謂之蒨。韋注《國語》云:茅蒐,今絳草也。急疾呼茅蒐成韎。此皆詩箋所謂茅蒐韎聲也。《士冠禮》韎韐注云:士染以茅蒐。因以名焉。今齊人名蒨爲韎(句)。韐之制似韠。巳上諸文。今本譌舛特甚。悉爲正之。

从韋。末聲。

段注莫佩切。十五部。按許云末聲。鄭駁《異義》云:韎,齊魯之閒言韎聲如茅蒐。字當作韎。今詩箋版本二體不別。葢鄭所據亦作末聲。鄭謂當从未聲也。鄭必知當从未聲者。未聲與文䰟爲類。末聲與元寒爲類。文䰟與尤侯相似也。元寒與魚模相似也。茅蒐爲韎聲則當从未矣。《唐韵》莫佩切。劉李《周禮》音妹者,鄭未聲之說也。《廣韵》音末,諸經音莫介反者,許末聲之。說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