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筰的意思解释

⺮部13画上下结构U+7B70

⺮部

13画

7画

上下结构

TWTF

HOOS

MNMI

88211

U+7B70

3143143231211 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撇、竖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横

𦁎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uó

基本解释

同“笮1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uó

详细解释

用竹皮编成的绳索。

《玉篇 · 竹部》:“筰,竹索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uó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竹索;用竹篾拧制而成的绳索。

筰桥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able
  • Seilzug, Seil (Metall)​ (S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 )

廣韻》:在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疾各切,𡘋音昨 —— 竹索也。西南𡗝尋之以渡水,故因號邛筰。今益州有之。說文》:筊也。釋名》:引舟者曰筰。筰,作也;作,起也 —— 引舟使動行也。漢鼓吹曲》:靑絲爲君筰。

又,國名。史記・西南𡗝》:自越嶲以東北,君長以什數,徙、筰都最大。【註】徙、筰,二國名。括地志》:筰州本西蜀徼外。華陽國志》:雅州邛郲山,本名邛筰山,故邛人、筰人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側革切,音責 —— 迫也。周禮・春官》:侈聲筰。【註】謂中央約也。鐘口寬,則聲迫筰而出去疾也。

篇海》亦作、笮、𥯭

注解

〔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筰〕字拼音是zu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作

〔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uó] ⑴ 同“笮1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在各切頁碼144頁,第23

筰筊也。从竹作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自莫反頁碼369頁,第6行,第1

筰筊也。從竹作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在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77頁,第1許惟賢346頁,第6

筰筊也。

段注《廣韵》曰:笮筰二同。竹索也。西南夷尋之以渡水。按西南夷有筰縣。在越巂。其名本此。或从艸作筰。非也。

从竹。作聲。

段注在各切。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