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齟的意思解释

齒部20画左右结构U+9F5F

齒部

20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HWWG 86,HBEG 98

YUBM

IOLC

27712

U+9F5F

21213434134345225111 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〔齟齬〕➊上下齒不相對應。《集韻•語韻》:“齟,齟齬,齒不正。”➋抵觸不合。 《太玄•親》:“親非其膚,其志齟齬。” ➌別離。宋王安石《酬冲卿見别》:“兩地塵沙今齟齬,二年風月共婆娑。” ➍不平正。清李必恒《鐃歌•役者謳》:“輦粟陟砠,山石齟齬。”

咀嚼。《玉篇•齒部》:“齟,齧也。”《集韻•語韻》:“齟,嚼也。”

zhā

基本解释

同“䶥”。牙齒不正。《集韻•麻韻》:“䶥,齒不正也。或省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龃龉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龃龉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irregular teeth; discord
  • irregulär, ordnungswidrig
  • arcade dentaire irréguliè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 )

集韻》:在呂切,音咀。說文》:齒不相値曰齟齬。六書故》:鋸齒出入亦曰齟齬。

又,《玉篇》:齧也。集韻》:嚼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牀呂切;《集韻》:狀所切,𡘋音鉏。又,《集韻》:鋤加切,音查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莊加切,音樝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令壷齟老柏塗,齟者,齒不正也。【張晏註】齟,讀如樝犁之樝。

注解

〔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

〔齟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且

〔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ǔ] ⑴ 〔齟齬〕➊上下齒不相對應。《集韻•語韻》:“齟,齟齬,齒不正。”➋抵觸不合。 《太玄•親》:“親非其膚,其志齟齬。” ➌別離。宋王安石《酬冲卿見别》:“兩地塵沙今齟齬,二年風月共婆娑。” ➍不平正。清李必恒《鐃歌•役者謳》:“輦粟陟砠,山石齟齬。”⑵ 咀嚼。《玉篇•齒部》:“齟,齧也。”《集韻•語韻》:“齟,嚼也。” [zhā] ⑴ 同“䶥”。牙齒不正。《集韻•麻韻》:“䶥,齒不正也。或省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側加切頁碼58頁,第24

䶥齬齒也。从齒虘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側巴反頁碼169頁,第6行,第2

䶥齬齒也。從齒虘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亦齒參差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側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14頁,第5許惟賢141頁,第3

䶥䶥齬,

段注逗。曡韵。

齒不相値也。

段注《廣韵》曰:齟齬,不相當也。或作鉏鋙。上牀呂切。下魚巨切。按《金部》䥏下云:鉏䥏也。䥏或作鋙。《周禮》注作鉏牙。《左傳》西鉏吾以鉏吾爲名。牙吾古音皆在九魚。古齟字有單用者。《東方朔傳》曰:齟者,齒不正也。許書各本䶥訓齬齒也。齬訓齒不相値也。二篆自當類廁。各本離之甚遠。又䶥側加切。齬魚舉切。全失古語曡韵之理。葢由䶥之字變爲齟。齬之字變爲齖。因以䶥齖並入麻韵。而與齬畫分異處耳。今从齱齵之例正之。不爲專輒也。

从齒。虘聲。

段注大徐側加切。按古音在五部。當依《廣韵》牀呂切。《篆韵》諩鉏阻反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