籙
⺮部22画上下结构U+7C59
国语辞典解释
籙箓
lù详细解释
名
1.图书、册籍。
《新唐书 · 卷八八 · 裴寂传》:“隋政不纲,天下摇乱,公姓名已著谣箓。”
图箓。
2.道家用的符咒。
《新唐书 · 卷八 · 宣宗纪 · 赞曰》:“而躬受道家之箓,服药以求长年。”
符箓。
两岸词典解释
籙箓
lù详细解释
1.符咒,道士宣称具有超自然法力的一种图形。
符箓、宝箓。
2.《书》图书;册籍。
公相貌非常,名在图箓,九五之日,幸愿不忘(《北史‧卷七十五‧庞晃列传》)、隋政不纲,天下摇乱,公姓名已著谣箓(《新唐书‧卷八十八‧裴寂列传》)。
外语翻译
- book
- Diagramm (S), aufführen, auflisten
- amulette, Amulet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力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龍玉切;《正韻》:盧谷切,𡘋音祿 —— 籍也。
义又,圖籙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高祖膺籙受圖,順天行誅。
义又,《集韻》:簏也。
注解
〔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籙〕字拼音是l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錄。
〔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ù] ⑴ 见“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