卹
国语辞典解释
卹恤
xù详细解释
动
1.忧虑。
《新唐书 · 卷九十六 · 杜如晦传》:“人不恤无官,患才不副。”
2.赈救。
《后汉书 · 卷三十五 · 张纯传》:“赡恤宗亲。”《三国志 · 卷十六 · 魏书 · 任峻传》:“于饥荒之际,收恤朋友孤遗。”
3.抚慰、怜惜。
《诗经 · 唐风 · 羔裘 · 序》:“不恤其民也。”《汉书 · 卷三十一 · 陈胜项籍传》:“今不恤士卒而徇私,非社稷之臣也。”
抚恤、怜孤恤寡。
形
◎惊恐、害怕的样子。
《文选 · 枚乘 · 七发》:“徒观水力之所到,则恤然足以骇矣。”
外语翻译
- sympathy, pity; comfort
- Sympathie, Zuneigung (für)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正韻》:雪律切,音戌 —— 與恤同;从卩,俗从阝,誤;憂也、愍也。
又,蘇骨切,音𡨧。《禮・曲禮》:以策慧卹勿㊟〔「以策慧卹勿」下有「驅」字,原文作「以策彗卹勿驅」〕。【註】搔摩也。
考證
《禮・曲禮》以策慧卹勿。
謹照原文策慧改策彗。
注解
〔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卩部。
〔卹〕字拼音是x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血、卩。
〔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ù] ⑴ 同“恤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辛聿切頁碼第159頁,第3字續丁孫
卹
異體䘏
憂也。从血卪聲。一曰鮮少也。
鉉注徐鍇曰:「皿者,言憂之切至也。」
附注段玉裁注:「卹與《心部》『恤』音義皆同。古書多用『卹』字,後人多改為『恤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相室反頁碼第402頁,第1行,第1字述
憂也。從血卩聲。一曰鮮少也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傳》曰:「君命寡君同卹社禝。」卹者,言憂之切至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辛聿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855頁,第1字許惟賢第378頁,第8字
憂也。
段注憂當作𢝊。𢝊,愁也。《釋詁》曰:恤,憂也。卹與《心部》恤音義皆同。古書多用卹字。後人多改爲恤。如《比部》引《周書》無毖于卹,潘岳《藉田賦》惟穀之卹,李注引書惟刑之卹,今《尙書》卹皆作恤是也。
从血。卪聲。
段注辛聿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一曰鮮少也。
段注此別一義。卹與惜雙聲。鮮少,可惜也。鮮當作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