悚惕
拼音sǒng tì
注音ㄙㄨㄥˇ ㄊ一ˋ
繁体悚惕
词语解释
悚惕[ sǒng tì ]
⒈ 恐惧;惶恐。
⒉ 常用为奏章或书信中的套语。
⒊ 警惕。
⒋ 敬畏。
引证解释
⒈ 恐惧;惶恐。
引汉 焦赣 《易林·遯之随》:“使民不惧,安无悚惕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城南依山原,北临 黄河,悬水百餘仞,临之者感悚惕焉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:“一拜之后,心中悚惕,魂魄俱无。”
清 吴伟业 《松鼠》诗:“侧目仍盱睢,奉头似悚惕。”
⒉ 常用为奏章或书信中的套语。
引唐 元稹 《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》:“宠过忧来,恩殊感极,彷徨自顾,悚惕难居。”
清 陈确 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临书不胜悚惕。”
⒊ 警惕。
引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随笔·家礼二》:“録自 唐 以来诸家言,以悚惕之。”
李六如 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二卷第十二章:“他一下子悚惕起来:‘牛屎外面光,单讲形式漂亮,有什么好。’”
⒋ 敬畏。
引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小梅》:“众参已,肃肃列侍……共视座上,真如悬观音图像,时被微风吹动。闻言悚惕,鬨然并诺。”
国语辞典
悚惕[ sǒng tì ]
⒈ 惊惶恐惧。
引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注》:「城南倚山原,北临黄河,悬水百余仞,临之者感悚惕焉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三〇》:「一拜之后,心中悚惕,魂魄俱无,晓得冤孽见在面前了。」
相关词语
- sì yuán四垣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ì yǒu势友
- shōu shā收煞
- sūn sūn孙孙
- suì wēi遂威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í shú识熟
- shī miù失谬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ēn tǎo申讨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ī huà司化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ù jí束棘
- sǎ xiù洒绣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wěi世伪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ī xì私系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ì wǔ士伍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ū máng输芒
- shī cè失策
- shū huǎn舒缓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ēng qì升气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