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士
拼音sān shì
注音ㄙㄢ ㄕˋ
繁体三士
词语解释
三士[ sān shì ]
⒈ 指春秋晋之狐偃、赵衰、贾佗。
⒉ 指古之许由、巢父、池主三隐者。
⒊ 指春秋齐之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。三人勇而无礼,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,准备除掉他们,请景公赐三人二桃,论功而食。三人相争不下,皆不食桃,自刭死。事见《晏子春秋·谏下二四》。
引证解释
⒈ 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、赵衰、贾佗。
引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﹝ 晋文公 ﹞有三士足以上人,而从之。”
宋 马永易 《实宾录·三士》:“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……三士,谓 狐偃、赵衰、贾佗。”
⒉ 指古之 许由、巢父、池主 三隐者。 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 《许由巢父池主赞》:“尧 禪 许由,巢父 是耻。秽其圂听,临河洗耳。
引池主 是让,以水为浊。嗟此三士,清足厉俗。”
⒊ 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。三人勇而无礼, 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,准备除掉他们,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,论功而食。三人相争不下,皆不食桃,自刭死。事见《晏子春秋·谏下二四》。
引三国 蜀 诸葛亮 《梁甫吟》:“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”
元 张可久 《庆东原·次马致远先辈韵》曲:“杀三士,因二桃,不如 五柳 庄前卧。”
相关词语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ī xì私系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ǎ xiù洒绣
- sūn sūn孙孙
- shān méi山眉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í shú识熟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ū huǎn舒缓
- shí xiàng识相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ī cè失策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ì yǒu势友
- shù jí束棘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ì wǔ士伍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ēng qì升气
- suì wēi遂威
- sī huà司化
- shū miǎo殊邈
- shī miù失谬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ì yuán四垣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ì wěi世伪
- shēng cái生材